管件模具结构的合理设计 PVC管件模具 生命周期很长,在不影响产品外观的前提下,如何减小模具维修概率,延长模具使用寿命,减少模具维修成本就成为关键要素。 1、模具的抽芯 PVC管件模具因产品结构所决定,抽芯距离长,大多数厂家采用油压缸抽芯,其结构简单,模具制造方便,被广泛采用。但有些PVC管件的模具需要上下左右都抽芯,共有4个抽芯油压缸,这样的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以下2个缺陷。 (1)要连接4组油压管,导致模具安装缓慢;而且油管多,生产中易漏油而污染机台。 (2)油压缸油封和油缸活塞密封在使用2到3年后会老化而导致漏油、油缸不动作等情况,且渗漏的油进入模具型腔中对物料熔接有较大影响。这时需及时拆油缸维修,工作量比较大。 根据笔者的实际经验,建议在模具设计时:长型芯用油压缸抽芯,短型芯用斜导柱抽芯,以减少漏油概率。 模具上方滑块如用斜导柱抽芯,抽芯后存在定位问题。因滑块较重,如果滑块向下偏移,合模时会造成斜导柱断裂、变形;如果采用弹簧限位来防止滑块偏移,则加大了斜导柱负荷。不论是弹簧失效或斜导柱受损,都要停机下模维修。这是一处重点维修区域,因此建议在模具上方采用油压缸抽芯,减小模具维修概率。 2、模具的顶出 在PVC管件的全自动生产过程中,模具通常采用推杆、推管或旋转机构使产品顺利脱模。 (1)推杆顶出。 推杆顶出是注塑模具中最常用的一种顶出方式,但是在PVC管件模具中,由于抽芯用得较多,推杆就在滑块型芯抽插行程之内,一旦模具复位装置失灵(推板复位弹簧失效、推板导柱拉伤、推杆拉伤、注塑机顶出导杆机构故障等),推杆就会与型芯相碰,轻者碰断推杆、碰坏型芯,重者会使型腔推杆孔变型,给维修模具带来很大困难,大大增加维修工作量。也可在推板上安装电器接近开关,通过注塑机的电脑连锁控制使模具推板不复位就不进型芯,但接线烦琐,不但需要专业人员调试,同时也会由于机器振动等原因,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推杆不与型芯相碰。 PVC管件通常对表面外观要求不太严格,而PVC材料的流动性又决定了要采用圆形流道及圆形浇口,且大都采用侧浇口并开设在分型面上,因此可把推杆设置在模具型腔外,再开溢流槽与之相连,产品出模后剪去辅助顶出的溢流槽即可。采用这种方法既能顶出产品,又能增加排气效果,可确保全自动生产时模具推杆不与型芯相碰,是较好的选择。唯一的不足是产品外观上有修剪溢流槽的痕迹。 (2)推管顶出。 推管顶出也是注塑模具常见的顶出方式。一般情况下,PVC管件中的套管采用此模具结构较多,目的是增加模穴数量,提高产能。如果推管采用与型腔相同的材质制造,虽然可起到防腐效果,但相同的材质在相对运动中极易产生拉伤,导致推管报废或动模与推管配合面损坏,这时就要大修模具,费用很高。建议推管采用H13材质,可大大减少这类情况发生。从实际应用来看,推管端面腐蚀很轻微,可长时间使用。 (3)旋转机构。 PVC管件中有许多内螺纹产品,在全自动生产中多采用旋转型芯方式使产品脱离模具,因旋转型芯与型腔的材质相同,在PVC管件旋转脱模时型芯也易拉伤与磨损,给以后的维修造成很大难度。因锡青铜有抗腐蚀作用,可采用锡青铜制造铜套,将其镶入动模型腔与旋转型芯配合处,这样磨损的是铜套,起到保护型芯的作用。如产品出现飞边,则表明铜套磨损严重,更换铜套即可,维修费用低且方便快捷。 管件模具http://www.xiaomingmoju.com 生产线模具http://www.xiaomingmoju.com/products/cp2xm.html 树脂砂模具http://www.xiaomingmoju.com/products/cp3xm.html 低压浇铸模具http://www.xiaomingmoju.com/products/cp1xm.html 覆膜砂模具http://www.xiaomingmoju.com/products/cp4xm.html |